第(2/3)页 “截至上个月,兴宁市实际国企职工人数已经突破了7157人。” “在我省都在为下岗职工安置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兴宁市的国企改革,非但没有制造新的失业,反而净增了三千多个就业岗位,这还不包括国企之外,其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所间接带动的就民营经济……” “你讲的这些数据我都知道。” 祝铁成打断了方清源的发言,又赞扬道:“兴宁市的国企改革工作,哪怕在全国范围,也是非常亮眼的,这个小江董事长也是兴宁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的成员吧?” 方清源的眉头舒展开来,缓缓道:“对,这些都证明了,小江董事长有着超前的商业眼光、有着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刻理解,也有一定的宏观经济视野。” “这个综合能力,在年轻干部中都是全国少有的。如果他不是心怀抱负,而是单纯为了个人财富,以兴科现在的势头,他想成为一个亿万富翁,甚至十亿富翁,都是很轻松的事情,但他没有。” “在这些前提之下,他讲的那些宏伟蓝图,金书记、我,还有我们省委、省政府的其他同志,都比较期待,想要探索一下。” 方清源说完,电话那头,祝铁成短暂地沉吟了片刻,声音再次响起时,似乎带了些许追忆的味道。 “说起来,兴宁变化的源头,还是小江写的县域经济调研报告。我最近让总院政研室的同志们又调出来看了一遍…二百七十多张照片,每一张都拍得很生动,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带着思考去取景。有从高处俯瞰的全貌,也有深入街巷的特写。” “看着那些去读文章,图文结合,把一个县级市的生机和沉疴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数据扎实,条理清晰,指出的问题一针见血,给出的对策因地制宜,既有针对性,也有普及性,兴宁市当下的发展,也印证了报告中对策的正确性……以小见大,这个年轻人确实不得了啊!” 方清源心中稍定,顺着话头接了下去:“是的,王志成部长还在常委会上夸过他,说江振邦年纪虽小,但做一个县长已经绰绰有余了。” “是个人才,难得的人才。”祝铁成先是给予了高度肯定。 这让方清源的神经略微放松。 可紧接着,祝铁成话锋陡然一转,冷不丁地问:“可我还听说,他在你们省委扩大会上,又讲历史包袱,又谈财政贡献,言辞很激烈啊,具体怎么回事?” 来了! 终究还是来了! 方清源最担心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 是谁把话递上去的?现在追究这个已经没有意义了,二十个省部级领导都参加了那天的扩大会,想瞒也瞒不住! 方清源早有准备,面对这记突如其来的重拳,他沉默半秒,便将腹稿脱口而出:“这个情况确实是有的,他当时讲了一些话,很不妥当。” “不过,这也是事出有因。因为当时会议的核心议题,讨论的是兴科集团上划省属后的股权分配问题,办公室的同志没有传达到位,让江振邦以为自己来开这个会只是讲一讲兴科改制的经验。” 电话那头没有任何回应,只有一片沉寂。 方清源稳住心神,继续解释:“结果这会开起来后,他觉得自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我们省里的一些同志主张要占据51%的控股权,会议氛围也紧张起来了。” “江振邦毕竟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会上面对那么多省领导,感到很大压力,又觉得自己和兴宁市上上下下干部群众过去的努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其次,会议前一天,在来奉阳之后,江振邦又亲眼看到了很多下岗裁员的工人。这些景象,对他触动很大。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他有些急不择言了。” “但是呢,我们省委省政府经过讨论后,普遍认为,江振邦在会议说的那些话,也不过是他的谈判策略……以及,他这个年轻人对家乡的关心则乱,看问题只看到了局部的一个区,一个省,没有站到全国一盘棋的高度!” 电话那头依旧沉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