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感言-《阳光佐助,从论坛走向忍界最强》
            
            
            
                
    第(2/3)页
    回过头来,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这一幕,含金量最高的,难道真的是“救赎”吗?
    直接上来就咔咔咔一顿拥抱温暖救赎守护师徒情深,行不行?
    不。
    有意义的,是情绪。
    此外,岸本老师的打斗设计,不论是分镜还是战术博弈,抑或是节奏的把控,在我看来都是世界一流的水平。
    最经典的代表就是小李与我爱罗的对决。
    升级节奏,分镜把握,人物心理,文化内核,从最浅层的表现方法,到最深层的理念交锋。
    其交融之自然,表现之激烈,起伏之跌宕,回头再看,依然是常看常新。
    大师之作。
    如今,我不想承认也没办法了。
    在通俗写作这个领域,我的第一口饭,有一半是岸本赏的。
    -----------------
    最后,谈谈我自己。
    我其实是一个很务实的人。
    作为底层出身的平民,我很小就知道。
    真善美,善没有用,有时候更会挨打。
    美更是奢谈。
    唯有求真。
    才能认清自己的处境,进而帮自己早日走出那泥泞之地。
    走出来后,穿上西装,打上领带,这个时候谈一谈善和美,才会有相应的环境和人群,配合买账,并最终受益于你自己。
    我走出来一小段时间了。
    从事网文工作后,一开始反应的确不够快,跟大家动了真感情。
    可能也是刚开始读者的确很少,大家也愿意呵护,以至于我产生了严重的误判。
    如今,你知道的,干我们这行,跟客户动感情其实是大忌。
    正所谓“x子无情并非是她人性卑劣,而是行业特性所导致的历史必然。”
    这句话,是我自己说的。
    ......
    回到求真。
    务实,就是求真的表现。
    同人文,就是我退而求其次的务实表现。
    复盘来看,这本书的虽然成绩不算上等,但对我来说,也绝对属于是“运气好”的情况了。
    某种程度上,我是沾了宇智波佐助的光。
    (说到这,是不是也得给柱子哥磕一个了?)
    总之,大哥大嫂过年好。
    不是。
    总之,这个选择,是绝对意义上的随机。
    后知后觉我才发现,自己算是赶上了一波“宇智波佐助口碑不断回升”的风口浪潮。
    (悄悄说:这个,与岸本老师不擅长长线刻画,可能也是脱不开干系。)
    回到佐助。
    这个角色的魅力与高光,在整个火影篇章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某种程度上,他也算是真正做到了摆脱原始创作者,有了自己的血肉与逻辑内核。
    与大多数出于热爱,才选择写同人文的作者不同,我选择写火影,是因为我只看过火影。
    《哈利波特》倒是也看过,但情感投射上,“哈利”都是小学时候看的。
    感情基础上,还是火影让我感觉更亲近些。
    可这种亲近,也是从我自己的角度而言。
    这本小说动笔之前,我其实已经有......
    十年了吧?
    没怎么关注过火影了。
    当年大学的时候,第四次忍界大战搞来搞去,伊邪那美一出来给我整恶心了,后来就再没看过。
    我对整个圈子,不熟悉不敏感到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在一开始的小说大纲中,我是准备让佐助第一时间迎回宇智波鼬,然后辅佐鼬上位做五代火影的。
    在我们高中那会,宇智波鼬那就是真男人。
    佐助这个角色的最大痛点,也全都是围绕着鼬本身来展开的。
    回到本书。
    中间的时候,我一开始不是很清楚佐助给我带来的流量加成。
    一度还有过这种想法:
    要是主角是小李就好办了。
    无他,佐助这个人物,其实有很多地方,并不适合作为小说的主角。
    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代入感太差。
    太帅。
    不是我捧您各位,像大家各位能看到完本的,那一定都是多少有点小帅的。
    对于帅哥,对身边从不缺女性围绕的那种淡淡的倦怠感,是有所体会的。
    当然,我也是很帅的。(谁问你了?!)
    这个,就导致很大的一部分爽感就不好弄了。
    其次,太优秀。
    像这种的,清一色都是男二配置,用来给主角装逼用的。
    典型例子比方说流川枫。
    没错,想当年,我就被大家亲切地称作是昌平流川枫。
    (你没完啦?!)
    第三个造成代入感差的,就是其身世太过离奇。
    已经是离奇到出现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鸿沟。
    不瞒各位,为了理解这种小日子心情,我甚至把买回来多年却从来没有看完的《菊与刀》给认真读了。
    而这一点,则造成了许多情节的设计上的难以理解的地方,又筛掉了一大批读者。
    人物动机,人物心理,爱恨交织的幽暗之处。
    你要是认真挖下去,可以说是可以尝试着追求达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中后期的那种病态心理的刻画深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