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准了-《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于是,张一凡连忙说道:“父皇不是常说知己知彼才有把握做事么?如果要这么正式的话,我们又不了解外国,就不好做了。不如先以民间非正式的方式去搜集外国的消息和特产,等到回来之后,我们对外国能心中有数,再定下国与国之间交往原则,是不是会更好一些?”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朱标说道:“一凡说得这个事情,就由你来操办吧。”
真要是这样的规模,这个老丈人肯定会把这事安排到蒙元残余被打败之后了。
没有加白的这处墙体,只是埋炸药包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坑。整个墙体,影响还不是很大。
朱元璋和朱标在掩体之下,都睁大了眼睛,就盯着远处的试验场。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轰“的一声,该是那边在实验不同加比例的爆炸效果。
朱元璋在脑海中想着张一凡的描述,哪怕他都五十来岁,经历过不知多少风雨,也还是兴奋了起来,当即说道:“真能做到?”
就听朱标带着一丝兴奋,转头对张一凡说道:“一凡,真得没错啊,加了白的那处,爆炸威力强了好几倍啊!”
为了证明对比之下威力的变化,这次实验的方式,是用相同量的炸药包,埋在各自一段墙体下,拉长引线,同时点燃,差不多一起爆炸之后就可以看效果了。
“哦?”朱元璋一听,立刻表露出非常大的兴趣,当即对他说道,“你且说说!”
边上的朱标听了,也是笑着说道:“一凡和镜静搞得通俗文学社还蛮不错的,多有听你嫂子说起,可惜我太忙了,没得心思看。”
兵力减少,战力不减,体现在后勤方面,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对于如今正需要休养生息的大明来说,更是非常需要的。
不过朱元璋却没有兴奋,而是对身边伺候的太监说道:“朕要亲自过去看看。”
张一凡听了,便提醒朱元璋道:“这种加了白的黑火药,爆炸威力提升不少,对于炸药包的小型化有非常大的好处,甚至以后大明将士可以不用投石机来投射炸药包,而是做成能用手扔得那种就可以。不过对于其他方面,比如用于火枪火炮,恐怕还需要其他技术提升来配合才好!”
心中记下此事,朱元璋便对一脸期待的张一凡说道:“也罢,你说得也是有些道理,回头派些人出海转转,了解下外国的情况,也是可以有的。不过其中该以什么名目,派多少人合适,国与国之间又该如何接触,还得好好商量下才好!”
能更远距离地杀伤敌人,那己方的优势就会更大。甚至可以不只用于攻城战,野战也不会有问题。
他的要求,张一凡是没法拒绝的。只能陪着他,去一趟兵仗局了。
如果真得发生在战场上炸城墙的话,从如今这个实验就可以看出来,炸药包的用量,明显是加了白的,不但可以用量少,且威力还能更大。
朱元璋一听,微皱着眉头想了一会,然后才点点头,看着他说道:“你说得也有道理,那就按照这个思路做,正好我也不用太心思到这些小事上了。”
不用说,威力更大的那处,自然是添加了白的那处.都不用禀告,可以从事先禀告的方位加以确认。
听这话的意思,他的脑海中,立刻冒出了郑和领着庞大的舰队下西洋的事情。
不管怎么样,投石机就算再大,投射的距离也还是有限,远远比不过火炮的。
突然之间,两声巨响先后响起。
从远处看,两处的爆炸威力就已经不一样。到了近处之后,这对比就更为明显。
就他们父子的德行,指不定商量出来的结果,都是差不多的。
“行!”朱标听了,毫不犹豫地点头。就算张一凡不说,回头他也是要找张一凡的,毕竟这妹夫是始作俑者。
炸药包小型化,就算张一凡不说,他也已经想到了。这时候他想听的,是张一凡其他方面的思路。
“哈哈!”朱元璋一听,当即哈哈大笑道,“你这是王婆卖瓜啊,不过我觉得可以,可以的!”
张一凡听了一愣,随后马上想了起来。火眼金睛的出处是《西游记》中的孙猴子,可这才是明初,四大名著都还在香山县的藏书阁中,流传并不广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