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撤兵-《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第(1/3)页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去。
    只要给与文武百官足够的利益,就能让他们改变原先的立场,坚定不移的拥戴自己。
    武明空想到这,眉头一挑,缓缓道:“珍宝斋的生意,受北伐的影响,收益下降,等战事结束后,分给诸位卿家的分红将会更多!”
    说到这,顿了顿,环视一周,继续道:“当然,前提是方相能够取胜,若是无法取胜,珍宝斋的生意在诸国就会受阻,诸位的分红自然也会随之下降。”
    话音落下。
    文武百官脸上皆是露出郑重之色。
    他们心里清楚,陛下这番话乃是事实,珍宝斋的生意与这场战争的结果息息相关。
    若是赢了,朝廷就能让燕、周两国签下免除关税的协定,在两国开设大量的分铺。
    以珍宝斋的实力,用不了多久就能拿下两国的市场,收益自然水涨船高。
    同样的道理。
    若是朝廷输了这场战争,或是被迫求和,必定要与两国签订不平等的条约。
    到时候,连珍宝斋能不能保住都是两说,更别提拓宽生意。
    如果说。
    在此之前。
    百官们觉得,能否打赢这场战争,对他们并无太大的影响。
    那么,此时此刻,他们的想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他们深切的意识到,若是能赢下这场战争,受益的不仅是建功立业的武将,还有他们!
    朝廷的兴衰,更是与他们的利益不可分割!
    一念至此。
    刚才还惶惶不安的鸿胪寺卿站了出来,先是行礼,然后道:“陛下,臣以为,朝廷如今正是缺钱的时候,不如先将珍宝斋的收益,投入到前线,臣等的分红暂且推迟,等击退燕国,再行分红也不迟。”
    此话一出。
    奉天殿内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对鸿胪寺卿提出的建议,百官意见不同。
    有的人认为银子还是落袋为安。
    方相重用海瑞,以后再想搜刮民脂民膏,绝没有以往那么容易。
    光靠朝廷的那点俸禄,连养家糊口都未必能够。
    能拿一点银子是一点。
    别回头,把银子投进去,陛下不认账了,那该如何是好。
    再者说了,朝廷与燕国的战争牵扯甚广,就他们这点儿银子够做什么。
    也有的人看的更加长远,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朝廷度过难关。
    只要能够击退燕国,朝廷便能给白起增派援兵。
    到时一鼓作气,灭亡周国,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拿下周国后,不仅珍宝斋的分红更多,他们作为大乾朝廷的官吏,地位也会水涨船高,说不定还能青史留名,这不比眼前的一点银子更加诱人?
    奉天殿里,抱有两种截然不同想法的人,各占一半。
    争论的声音也逐渐大了起来。
    这个时候。
    一声清脆的炸响在奉天殿里响起。
    啪!
    宫女尖利的声音随之响起。
    “肃静!”
    听见声音,百官逐渐安静下来,将目光聚集在女帝的身上,好奇女帝是否会采纳鸿胪寺卿的建议。
    万千瞩目之下,女帝仍旧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缓缓开口:
    “珍宝斋并非皇室商铺,分红的规矩,也并非由朕制定,因而,推迟分红一事,朕无权过问。”
    此话一出,包括杜晨安、秦兴言在内的文武百官皆是露出错愕之色。
    很显然,他们没想到陛下竟然会说出“朕无权过问”这样的话。
    要知道,陛下乃是真龙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纵然珍宝斋不属于皇室,方相不在的情况下,陛下若想干涉,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陛下的意思是,陛下不会干涉珍宝斋的分红,分的多,分的少,皆是珍宝斋的事情,与陛下无关。”
    “古往今来,皇室掠夺商贾的事情经常发生,陛下说自己无权过问,是想让珍宝斋的股东安心?”
    “珍宝斋是相国府的商铺,上下皆听从方相的号令,分红的规矩也是由方相制定,陛下这么说,怕是也有笼络方党的意味。”
    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想法出现在百官的脑海里。
    就在他们琢磨陛下的真实用意的时候。
    女帝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这一次珍宝斋的分红,将以皇家银行的纸币代替白银,退朝后,诸位卿家可前往皇家银行的长安分行领取。”
    顿了顿,又道:“当然,诸位卿家也可以选择用纸币兑换白银,亦或者将分红存在皇家银行中。”
    这番话,算是彻底打消了部分官吏心中仅存的那点疑虑。
    君无戏言。
    陛下都这么说了,不出意外,珍宝斋的分红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一刻。
    百官一扫刚上朝时的阴郁,脸上皆是露出喜色。
    这个时候。
    武明空环视一周,摆摆手道:“若是无事,便退朝吧。”
    话音落下。
    一旁的宫女见无人上奏,提高声调喊道:“退朝!”
    文武百官见状,皆是行礼,随后井然有序的离开了奉天殿。
    前往宫门的路上。
    百官三三两两,并肩而行,议论的焦点,皆是珍宝斋的分红以及战争的走向。
    就在一天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