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 宁休瞥李锦儿一眼,没大没小。过了许久,宁休也没碰那颗丸子,像是碰了就会颜面扫地一样。 李锦儿的目光不时飘过来,看见宁休碗里一直没有碰过的丸子,目光变得有些黯淡。 但就在他们快吃好之后,李锦儿才发现那颗丸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不见了,心道:没大没小的,连我的好意也不心领了是吧,有些人想吃都没份呢。 …… 饭后,师母和幺幺还有几个女弟子去包饺子。 宁休闲来无事,到处闲逛,看着山上的风景暗叹一句,真是岁月静好。 但这静好的时间,也忒短了些。 还没多久,宁休走到厨房那边的时候就听见一连串乒呤乓啷的跟爆炸一样的声音,听那动静,跌碎的锅碗瓢盆得有几十个,和新年放鞭炮一样,带劲极了。 宁休和云佑闻声连忙抬头看过去,只见李锦儿一脸尴尬地握着一块干布,面前是碎成一个小山丘的碗碟,地上到处都是碎掉的瓷器渣子。 她轻咳一声,将手里的布轻轻放下:“我……我先走了,你们……慢慢包……” “幺幺,你是不是和厨房有仇?”宁休很认真地问。 云佑扑哧一声笑出来:“师姐你快回去歇着,这里不适合你。” 李锦儿的耳朵红透了,再不说一句话,一阵风一样离开了厨房。 不过她刚出门,转角就碰到了曲非烟。 曲非烟忽然从李锦儿后面冒出个头来:“呼,还好来得及时,他们还没做好吧,我得来帮忙了……对了,姐姐你怎么走了?” 她此年十六岁,五官也均长开,一双长睫的圆润眼眸可爱无比,五官精致贵气,和李锦儿一样,一点都不适合这种清静寡淡的修道之地。单单看那张脸,就觉得她下一面就要挤挤眼睛调戏你一般。 李锦儿笑:“他们还有事情要做,你快去吧。” 说罢,她便匆匆离开这个令她尴尬的地方。 李云正在写对联,李锦儿就跑来了,他写了一半的对联就撂在那里。他回去时,发现李锦儿竟坐在他的位置上,正端详着那一打红纸。 李云不禁一笑:“幺幺啊,你就不能歇歇么?东跑跑西跑跑,非要找点事做不可?饺子包完了?” “对,包了一些了。今年在饺子里包了些铜钱,看谁有那个福气吃到咯。”李锦儿笑道。 她指指桌上写了一半的对联:“爹,这是你写的?” 李云点头:“对,只写了上联,这不还没写完,你就过来了。” 李锦儿还准备让座,李云就道,“幺幺,你来写下联。” 她微微挑眉,看向那上半副对联,上面写着:“门迎喜气喜迎门” 李锦儿一笑,还是回文联,于是上前,拿过笔,在另一张红纸上写道: “屋满春风春满屋。” 李云笑:“幺幺,你的文采还是一样的烂,一点都不清新脱俗。” “爹你写的上联就清新脱俗到哪里去了?”李锦儿轻哼一声,“再说,本来就是过年,过年嘛,俗气一点才应景。” 李云没有回话,兀自拿过一张红纸,从李锦儿手里接过笔,看了看李锦儿,在上面写下横批: 前程似锦。 笔劲苍遒有力,笔锋浑厚霸气,不愧是堂堂归元尊主写出的字。 他搁下笔,似乎对自己写横批的文采还算满意:“拿去贴在门楣上罢。” “俗死了。”李锦儿还以为爹会写出什么呢,看见这四个字悄悄嘀咕一句,还是听话地拿着对联去贴了。 李锦儿贴好对联后,又马不停蹄地跑去看前几日带回来的那一大批年货。娘是个会持家的人,什么都兼顾到了,剪纸,宫灯,炮仗,烟火,还有几件大红色特别喜庆的新衣。 李锦儿含着笑翻腾那一堆东西。她其实是个喜欢热闹的人,若是有机会,她也很想要下山,去看看那话本子里写的盛世江湖。可奈何她有记忆起就呆在这归元门,即使有机会出去也是带着任务的,如今见到这么一大批红艳艳的年货,可让她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俗世气息。 她或许真的不太适合呆在这种地方。不过,父母在这儿,她就一辈子都在这儿。 李锦儿的手忽然碰到一个暗棕色的纸袋子,她颇为好奇地将那袋子拿起来,袋子很窄,且长。她将手指塞进去掏了掏,捏住一根竹签,将里面的东西抽了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