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她放缓语气,试图用理性安抚对方激动的情绪: “老夫人,您的心情我万分理解。但我自幼看着睿儿长大,深知他虽然顽皮好动,性子却纯善,绝无可能做出推人落水这等恶事。这其中定然是有什么误会。” 孙老夫人的眉头锁得更紧,脸上的皱纹因为愤怒而深刻如刀刻。 她指着跪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婆子,声音颤抖: “我孙儿身边的婆子亲眼看见令侄将他从桥上推下——人证在此,还能有什么误会!” 那婆子像是被点到般,立刻扑倒在地,涕泪交加地哭诉: “郡主明鉴啊!老奴看得真真切切,就是这位小公子,在桥上与我家小公子争执了几句,突然就伸手把他推了下去!老奴若有半句虚言,天打雷劈!” 这番话如同重锤击在每个人心上。 若宁郡主感觉自己的手心微微发凉,但她依旧维持着镇定,目光如炬地盯住那婆子: “你说你亲眼所见,那我问你,睿儿他好端端的为何要做出此等推人入水的事情来,甚至还当着你的面?行任何事总该都有个缘由才是。” 婆子像是早有准备,急忙回道: “今日游园时,两位小公子就为了一把宝剑闹得不可开交,当时好多夫人小姐都看见了。许是…许是安王府的小公子争输了心头不忿,一时气急了才…” 这话如同毒蛇般钻入孙老夫人的耳中。 她想起今日确实见过两个孩子为了把木剑争得面红耳赤,当时只当是孩童常有的嬉闹,未加在意。 此刻想来,莫非真是这安王府的子孙骄纵成性,为了一把玩物就敢下此毒手? 这个念头让她的心彻底沉了下去,看向萧睿的目光中不禁带上了深深的寒意与痛心。 若宁郡主的脸色又沉了几分。 这婆子言辞凿凿,句句在理,作为现场唯一的目击者,她的证词如同一把利刃,直指萧睿。 每一句话都在暗示她这个侄子心思歹毒,蓄意害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