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在线阅读 - 第445章 双循环?80年代就有了

第445章 双循环?80年代就有了

        经历了近十年的“培育”,21世纪初的华夏,正值“反思”思潮横行的年代,就连国企和央企都是学者们口诛笔伐的对象,更何况已经那些已经快要从历史舞台上消失的乡镇集体企业?

        因此,即便是后世,一提起“乡镇集体企业”这五个字,大部分脑海里只会下意识地浮现出“低效”、“落后”、“low”等词语,更何况这个东学西渐的2002年?

        ………………

        见到谢邀和于晓华一脸皱眉与嫌弃的样子,温老有些悲哀地叹了口气,又扫了一眼杨铸,发现这个年轻人虽然表情严肃,但眉眼之间却并没有什么歧视的意味,似乎真的只是担心这种“复古”的下游企业组织形式会不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他的20亿投资打水漂。

        沉吟了一下,温老微微挺直了下略有些发酸的背脊:“小杨,既然你是铸投商贸投资中心的主管,那么对于咱们国家的一些宏观数据应当很清楚才对。”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从90年代中期开始,咱们国家经济对于外贸的依存度就已经高达70%了,而随着华夏加入了wto,虽然今年的数据还没出来,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个比例只会变得更高。”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两个问题……”

        “第一、改革开放后,在咱们国家没有彻底驱动起出口这架经济马车之前,在当时那个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国内的经济是怎么保持平稳运转,并且逐渐螺旋形上升的?”

        “第二、现在的人们,都只记得90年代的【大包干】,认为这是华夏基层解放生产力,盘活国内经济的重要里程碑;但却忘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那么问题来了……90年代前,国内的商品经济是怎么从最初的大蹦坏环境下,一步一步积累出足够的基础,这才迎来了后面的出口经济的井喷?”

        80年代!?

        杨铸迅速的抓住了温老言语中那再明显不过的时间点,再顺着他的话题一思考,顿时睁大了双眼:“以国内大循环为基础的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促进战略?”

        温老显然没有听过这种来自后世的说法,闻言一愣:“双循环促进战略?国内大循环?”

        仔细咀嚼了两下后点了点头:“小杨这个提法很有些意思,国内大循环……差不多吧!国家当初之所以能在那种极度恶劣的经济环境下一步步地走到今天,其实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在7、80年代海量的乡镇集体企业成为了当时的经济主体,在承担起主要出口制造任务的同时,有效地拉动了国家内需!”

        这一下,别说花花同学,就连杨铸都有些懵逼了,哪怕是两世为人,他那时候毕竟还小,对于7、80年代的记忆已经模糊的不成样子,自然是毫无感触可言。

        见到一脸茫然的杨铸,温老这才意识到眼前坐着是一个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杨毕竟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因此有些事情可能不是很了解,这样吧,咱们从头说起。”

        “从70年代开始,华夏和漂亮国恢复外交关系后,华夏开始大量引进西方地设备和技术,用以提升自己的工业水平;”

        “我还记得,刚恢复外交关系没多久,我们就搞了个【四三方案】……也就是引进了价值43亿美元,包含化纤、化肥、电力领域在内的26个成套项目和技术,用以改善国内当时偏重型的工业结构;”

        “那时候的华夏没有多少外汇可言,这种大量的设备和技术引进,就造成了当时的对外负债——事实上,这种对外负债在70年代是普遍发生的,毕竟那时候咱们国家需要补课的东西太多;”

        “而70年代后期,咱们国家又提出了82亿美元引进计划,对外负债进一步加倍!”

        “那么,当时就有一个很直接的问题摆在面前——如何才能偿还这43亿+82亿美元的外债?”

        “要知道,你引进的是设备和技术,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对外出口,事实上,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比较落后,引进的这些设备和技术所生产出来的商品和生产资料,就连满足国内的工业需求都不够,就更别提出口了!”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把视线放在了从70年代就开始蓬勃发展的【社队工业】上——社队工业的产品,恰恰是那些不能出口的工业品的替代品——社队工业是那时候我们的叫法,其实本质上就是乡镇企业;”

        “因此,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上半期,华夏的出口创汇产品,有80%以上都是农村的生产大队生产的——那时候咱们国家的出口全部是茶叶、丝绸、陶瓷、特色农产品、草编竹编工艺品、白酒、纺织品、这一类轻工业品;”

        “事实证明,只要能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咱们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是有竞争力的——当时在出口创汇的荣誉刺激下,这些产品在海外的美誉度还是比较高的,也有着当时看来十分可观的经济回报。”

        “随着海外市场的逐步拓展,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的刺激下,华夏广大农村地区便出现了大量的小工业企业——这些工业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为那些以农产品和农业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的出口业务服务的。”

        “于是乎,当华夏开始农村改革的时候,首先释放的,就是过去社队工业形成的工业生产能力——毕竟当时国家对于外汇的渴望程度你们这些年轻人是无法想象的,为了增加出口创汇,国家甚至实行了双轨制,单独给这些能出口的企业留资金指标、原材料指标甚至外汇指标。”

        “而当社队工业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企业效益进一步增强后,那么顺其自然地就带动起了整个农村经济的活力!”

        “企业收益好了——员工工资增加——消费欲望和能力得到释放——拉动本区域第三服务业活力——形成新的服务性和消费品产业——大量增加就业人口和创收手段——小范围内的半封闭式良性经济循环形成”

        “小杨你出身于央企,对于这种一个企业带动一方经济的现象应该很了解才对,我就不过多赘述了!——总之,你把那些社队工业当成小型国企来看待就对了。”

        “而事实上,这种自发性的经济内循环在80年代非常普遍,极大地拉动了内需,直接推动了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了当时国内大循环当之无愧的经济主体,也为华夏连续十多年双位数的gdp增速夯实了基础——在城市化进程尚未达到高峰之前,农村工业的蓬勃发展一度成为80年代一个重要趋势。”

        说到这,温老不无黯然地叹了口气:“其实在我看来,初期的城市化和城市经济,无非也就是把这些社队工业全部搬到城里面去养蛊而已,代价却是现在的农村失去了自发性经济循环的支点……其中的得失与否,当真是很难说的清楚!”

        简略地把乡镇集体企业在80年代的辉煌和巨大价值阐述了一遍后,温老看着杨铸:“小杨,难道不觉得,现在摆在咱们国家面前的时代契机,与20年前有许多高度类似的地方么?”

        杨铸微微一笑:“温老,虽然面临的都是出口型机遇风口,但是……全球范围内主要国家的各种市场的容量其实趋于饱和,现在已经进入出口2.0时代了。”

        温老知道杨铸是对乡村集体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依然心存疑虑,当下也不辩解,温和地说道:“好,小杨,我们撇开出口方面不说,国内农村的内需极其旺盛,虽然当前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并不高,但是在国家大力扶持下,稍假时日,必然是另一番景象!”

        “况且即便是现在,足足8亿的人口基数和难以计数的细分需求,就已经足以承载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百业】了;”

        “受制于人文、信息、地理、距离、认知等种种因素,如果只靠外来企业和投资者的话,很难真正把当地的优势资源利用好——回归到问题本身,农村经济要想盘活,总归还是要依靠本地的乡镇集体企业这个基层主体来。”

        “诚然,在科技经济告诉发展的现今,乡镇集体企业肯定会存在着认知不足、信息滞后、审美落后等等问题,但只要外部资源嵌入得当,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说白了,在未来较长的时间里,乡镇集体企业主要还是承担产业链上游制造的责任,这也是我一直倡议要走股份制改良道路,引入一二线城市外来投资者和合作企业的原因。”

        “至于小杨你所担心的执行效率和【内耗】问题……”

        说到这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温老的表情肃穆了起来,最终深吸一口气:“我不能否认这种情况广泛存在,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消失;”

        “但我相信,有了各地行政资产的注入和政府力量的介入,这种现象总归还是能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内——毕竟,这个国家还是人民的国家,在关乎8亿农民吃饭的重大问题上,上面的眼睛一直都在盯着,没有几个人敢真的太过分!”

        杨铸看着这个曾经当过知青,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但却依旧保持着传统文人理想主义者色彩的老人,无声叹了口气后,站起来微微躬了躬身子。

        温老见他这副宛如弟子般谦恭的做派,虽然早有准备,但心里却还是有些莫名地失落……看样子,这个身份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的年轻人,是不打算采纳自己的建议了,否则不会这样子。

        不过也难怪,自己又不是什么知名的专家,除了做过一些不怎么为人所知的小型社会实验外,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案例,刚才的建议更加具有浓厚的实验色彩,人家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也属实正常。

        不过虽然对方看样子并不打算接纳自己的建议,但温老对于杨铸的感官却委实不错,毕竟在这个个性张扬的年头,这么尊老爱幼懂礼貌的年轻人真的不多了,而且对方一直是很认真地在跟自己探讨学术上的内容,并没有因为自己谈论的话题过于“陈旧”而有半点不耐烦。

        温老有些艰难地撑起自己发酸的大腿,跟着站了起来,正打算跟眼前的年轻人互相交换个联系方式,以后有机会再好好畅谈一番的时候,却听见杨铸说道:“温老,有没有兴趣做我们铸投商贸的独立董事?”

        “嗯……如果您愿意的话,我一会就给我们的大boss打个电话推荐下,他对你崇慕已久,想必不会拒绝这个提议。”

        所谓独立董事,是由不听命于任何股东的独立人士担任的董事(一般不给股份,只给薪酬),本意是从独立客观的角度对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进行评判,以防股东操纵董事会通过有利于股东而有害于企业的议案,有点类似于大公司里的“监理”;

        只不过,华夏公司的独立董事的监理权和审计权虽然比起欧美的同行们要弱上n个级别,但是在“经营建议权”方面却往往比西方的独立董事们强上很多,很有些“首席咨询师”的味道,因此这个职位的份量不可谓不重。

        温老则是非常诧异地看着杨铸:“小杨……你推荐我去当你们公司的独立董事干什么?”

        杨铸笑眯眯地看着他:“既然这套运作体系是温老您提出来的,那公司自然是需要您在一边指导和修正啊!”

        “出于您身份的考虑,进入我们公司直接成为高层管理人员肯定不合适;所以独立董事这种由外人担任,但却跟公司没有太多利益牵扯的职位是最合适您不过的了!”

        温老听出了杨铸的言下之意,惊的下巴都快掉了下来:“小杨,你的意思是……打算在城口推动这个双层ppp运作模式?”

        “你可要想好了,就算你肯把这20亿全部砸下去,但这个模式依旧是政府为主导,你们企业是不可能占据主导权的!”

        杨铸轻轻地一点头:“我知道。”

        说完后,笑了笑:“反正我们公司正打算推进高品质的订制化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就算没有主导权,但只要能保证双层ppp合作模式下,那些土地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完全转交给我们就可以了——事实上,公司这段时间正在为不能大规模地拿到土地流转合同而犯愁呢!”

        温老认真看了看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这么言不由衷的话,估计也只能骗骗自己的两个学生和旁边的那个小姑娘,皱眉思考了许久,这才问道:“小杨……这是为什么?”

        杨铸看着面前老人厚厚的镜片后,那双仿佛可以看透人心的温和眼睛,知道随意搪塞的话,只会拉低自己的印象分;

        于是很有些苦恼地挠了挠脑袋,最终蔚然一叹:“在商场上,永远流传这么一句话——只有时代的企业,而没有企业的时代!”

        “对于这句话,小子我可能比别的人理解的更通透一点。”

        “在小子看来……如果没有国运托着,你我不过一坨狗屎!”

        “而温老您说得对,民以食为天,在这个种一亩地亏一亩地钱的年代,但凡与那8亿农民的饭碗占上一点边,就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说它关乎于国运大事也毫不为过!”

        “因此……这20亿砸了就砸了,但凡能多摸索出一点有价值的经验,我们铸投商贸这钱就算没白花!!”

        听着这很有些果决的言语,看着面前这个没有任何慷慨激昂表情,只是淡淡微笑着的年轻人,温老心中生出一种极为荒谬的感觉。

        没有国运托着,你我不过一摊狗屎?

        老人仔细咀嚼着这句话,好半晌后才释然一笑:“成,小杨,只要你们老板愿意要我这个糟老头子,这个独立董事……我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