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叶挺传奇》
第(3/3)页
“很好嘛。”周恩来看后,批给贺龙和叶挺过目。
贺龙看后,也直呼一声“很好”。
可是,当刘伯承将作战方案送给叶挺时,叶挺看过后,却来了个一声不吭,伸手递给了刘伯承。
这样一来,使刘伯承好生猜疑:自己拟定的这个作战方案,叶挺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一般说来,他要同意,起码会讲一声“可以”之类的话;如果不同意,往往碍于面子,才会来取不表态的作法。作战方案妥帖与否,关系到整个起义的全局性的行动呵!叶挺是前敌总指挥,没有他的表态怎么行呢?
怎么办?
刘伯承马上去找周恩来。
周恩来听完刘伯承的述说爽朗一笑:“伯承,你还不了解叶挺的性格。他不作声,就是同意;如果他不同意,就是吵得脸红脖子粗,他也不会委曲求全,放弃原则。这就是叶挺呀!”
“原来是这样。”刘伯承会心地一笑。看来,人的性格不同,表达意见的方式也不同。相识相知才会心有灵犀和相濡以沫。
周恩来找到叶挺:“希夷,你马上拟写一个作战命令。”
叶挺也不搭言,一份作战命令挥笔而就。
“我军为达到解决南昌敌军的目的,决定:明日四时开始向城内外所驻敌军进攻,一举而歼之。”
周恩来接过看毕,立刻作了签署,并决定以第二方面军代总指挥贺龙的名义发布。
1927年8月1日二时正,由于第二十军第一团一个营长叛变逃离部队,起义的枪声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两个小时打响。
起义部队激烈的枪弹,将南昌寂静的夜空照耀得一片火红。
起义部队按作战方案顺利展开。
“八·一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新篇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