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埃尔金布里奇先生?”曼考夫提高了音量,“那个带来消息的人,他说了什么?” 埃尔金布里奇这才反应过来,猛地抬起头。 他深吸一口气,回忆道:“华夏人……很可能造出来了第六代战斗机。” “啊?”曼考夫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倾,“第六代?华夏人?” “情报部门是这么推测的,”埃尔金布里奇点点头,“根据描述,那东西外形像个……梭子……总之和我们所知的任何东西都不同。” 他的脑子这会儿同样很乱,一时间实在无法完全复述刚才听到的内容。 “可是……”曼考夫喃喃重复着脸上血色褪尽,眼神涣散,“这怎么可能?这……不可能啊……” 巨大的认知冲击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F-35B的失败尚在眼前,对手怎么可能已经跨越了整整一代? 相较于曼考夫的失态,埃尔金布里奇显得更为理智,或者说,是更早接受了某种现实: “他们去年底就试飞了全世界第一种拥有自主起降能力的高超音速飞行器“驺虞”,现在拿出一种第六代战斗机……好像也不是什么特别稀奇的事情。” “可是……”曼考夫仍然下意识地反驳,“我们还没有给出第六代战斗机的定义!标准……” “你是不是搞错了什么?”埃尔金布里奇几乎被气笑了,“是先有了产品,然后才有相应的定义,而不是反过来。” 曼考夫张了张嘴,哑口无言。 “时代变了,奥多姆。”埃尔金布里奇又发出一声短促而充满讽刺意味的嗤笑,“这一次,定义权恐怕掌握在华夏人手里……他们说那是六代机,那就是六代机……力量,才拥有最终的话语权。” 这番话像一盆冰水,彻底浇醒了曼考夫。 当对手拿出了你望尘莫及的产品,划代的标准,自然由他们书写。 一种巨大的无力感瞬间攫住了他。 他张了张嘴,最终只化作一声长长的、充满挫败的叹息。 两人一时相对无言,只有车间里设备冷却的微弱嗡鸣和远处隐约的警报声。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了几分钟,曼考夫终于平复下了翻腾的心绪,试图抓住一点现实的问题: “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埃尔金布里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过头,目光再次投向测试台上的那架BX-01,眼神复杂难明。 片刻后,他反问道:“奥多姆,对于F-35B,对于整个JSF项目……现在这局面,你怎么看?” 曼考夫警惕地扫视了一下四周,确认没有旁人能听到他们的对话,才压低了声音,有些自暴自弃地坦率回答: “如果华夏那边不松口,不解除对关键部件的封锁……那短期内,我看不到恢复的可能。”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而且,就算解决了升力风扇,F-35A和C呢?那些材料……” 埃尔金布里奇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任何意外:“实际上,不仅仅是JSF,奥多姆。” 他伸出手,开始一一例举: “DDG-1000驱逐舰的Flight II批次,因为没有华夏提供的凝水控制模块,刚刚切割钢板不久的两艘船都已经停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