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鲁是官场的老油条,他知道俞涉骁勇善战,手下名将云集,征战多年赢多输少,自己要是逞能在前头冲锋陷阵,死的可是自己的将士,功劳却要大家一起分。 而且他与俞涉无仇无怨,犯不着为了曹操去打头阵,平白无故树立这么一个强敌,自己按曹操要求出兵,却在远处扎营,这样既办了曹操要求的事,又没有真正与俞涉开战,可谓两边都不得罪。 周瑜想明白这一点,知道张鲁不会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除非自己这边胜券在握,否则张鲁绝不会出兵。 所以此时能与自己一起出兵征讨俞涉的,竟然只剩南郡的刘琮一家。 要知道孙坚与刘表之间历来有仇,孙坚更是死在刘表大将黄祖手中,此刻要让孙策、刘琮联手,恐怕有些困难。 孙策听周瑜说现在只能同刘琮联手,当场便将这个方案给否了,说自己要是打下襄阳可不会还给刘琮,不仅如此,自己还要打南郡,打长沙,将整个荆州都收入自己囊中。 既然到时候无论如何也要和刘琮开战,现在就没必要多此一举,与他共同对付俞涉了。 周瑜却说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且不论之前的恩怨,现在双方都面临俞涉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只有双方联手才有打败俞涉的可能。 孙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依周瑜之计,写了一封书信给刘琮,言明刘表一死,上一辈的恩怨已经烟消云散,当务之急是一同对付俞涉,请刘琮从南郡发兵,与自己一同左右夹击襄阳。 刘琮收到书信,询问蒯良蒯越的意见,两人虽然觉得俞涉与孙策的区别仅仅是一人是狮子,另一人是老虎,都不是省油的灯,但如果能够与老虎合作灭掉狮子,至少也是消除了一个极大的祸患。 众人商议后决定和孙策联手,一起强攻襄阳。 然而他们有些小看俞涉了,自从和刘备搭上线后,俞涉便从诸葛亮那里学到了不少好玩意儿,最厉害的便是诸葛连弩。 俞涉好说歹说才从诸葛亮那拿到图纸,他令路之远改良设计后批量生产,现在他的部队里虽然说不上人手一份,但每一百人里面部署一个三十人的“连弩队”还是没问题的。 俞涉部队的战斗力本就远强于其他人,此时再装备了诸葛连弩,孙策与刘琮的十五万联军不仅一点便宜也占不到,反而被俞涉带兵打得落花流水。 张鲁见状暗自庆幸,幸好自己没有贸然出兵,否则倒霉的便是自己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