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崇祯八年》
第(2/3)页
在思来想去之后,皇太极意识到唯有以火器对火器才能克制住明军,而火炮就是最合适的利器。
为了挽回败局,皇太极这回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了,把几乎所有能打得响的火炮都带到了松锦,准备给明军以重大杀伤。
三顺王虽然带着大部分汉军旗军卒随大军南下,但因为清军并没有打算打攻坚战,而是准备以最拿手的突击为主,而太过沉重的火炮会拖累到清军的机动性,所以此前之带来了十余门,并且也未发挥多大的作用。
而汉军旗留在盛京的数百门大炮正在被数万名包衣运来的路上,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不用十天便可以抵达送锦前线。
这数百门大炮就是皇太极以战促和的底气所在,如果运用得当的话,这些火炮或许会成为这次战役的转折点。
“皇上不愧是天下之英主奴才等只想到以火炮轰击工事,怎么就没想到直接用火炮打步卒呢等咱大清的火炮聚齐,非叫明军尝尝厉害不可”
孔友德一拍脑袋,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一脸懊恼不已的神情开口道。
八旗的火炮很多是他当年从登州带过去的,后来皇太极又下令被虏获的汉人工匠们仿造了不少。
孔友德也想到过用火炮轰击明军步卒的战术,但是因为连续败仗之下,所有人都想着赶紧撤退,别让明军包了饺子的缘故,他也将这个临时起意的想法抛在了脑后。
“咱们有火炮,明人就没有据本王观察,明人火炮比之咱们所用火炮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射速更快。何况汉军旗炮手本就不多,数百门大炮就需要上千炮手操纵,咱们哪来如此多炮手
还有就是,咱们的火药可是没有多少存储,要是这回一并打完,这些火炮就成了废铜烂铁,将来如何派的上用场”
就在帐内众人一片交口称赞声中,多尔衮的话语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泼下,大帐内再次变得安静起来。
以多尔衮的睿智,皇太极、孔友德能想到的破敌之策他能想不到吗但正是因为上面的几条理由让他觉得,就算从后方调集火炮前来也是无用。
第(2/3)页